中共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
关于巡察整改阶段性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州委统一部署,2021年6月9日至6月19日,州委第五巡察组对州人社局党组进行了巡察。2021年9月15日,州委第五巡察组向州人社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阶段性进展情况在党内公开,欢迎广大党员干部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局党组反映。
一、就业扶贫资金效益发挥不充分整改情况
(一)“未按期下达就业扶贫资金”整改情况。一是完善工作制度。经2018年第九次党组会研究,2018年10月2日印发了《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修订)》,全面加强了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就业创业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每年省下达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时,认真研究就业资金使用方案,广分征求州就业局、各县(市)人社局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促进脱贫和往期资金结余因素确定分配原则,确定分配方案,及时提交当月党组会研究。三是及时下达就业资金。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将资金分配方案报送财政局,确保按资金拨付要求一个月内将资金下达到各县市。通过多措并举,2017年以来,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5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7年的4.01%下降至2021年的3.31%;会同林草、水利、交通等部门累计开发公益性(类)岗位10.95万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整改情况。一是结合全省就业技能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的开展,对全州2016年以来开展的2565个班次、涉及学员11.74万人次、涉及金额2.24365亿元的各类补贴性培训进行全面检查,整改问题53个。二是聚集产业定内容,破解培训课程“有量质差”的问题。针对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效不高等问题,紧扣全州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企业,立足市场,收集农牧民就业意愿,积极倡导群众点单、人社派单、学校接单、就业订单、全程管单的“五单”培训模式,加大唐卡绘画、手工艺制作、摩托车维修、电工、木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并将物流、电商等新业态纳入培训范围,采取聘请双语教师、强化实际操作等措施,确保培训对象听得懂、学得会,进一步提升了培训质效。2021年全州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70余期,培训2.6余万人次,基本覆盖有培训需求和意愿的劳动者。三是加大培训后续服务力度,培训结束后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群众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岗位推荐及相关政策支持。四是抓实就业技能培训。把抓实技能培训作为促进群众就业的重要载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订单、定向就业模式培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12万余人次。制定并实施年度“控辍保学”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全州738名16—18周岁未成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将全部推荐就业。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不明显整改情况。一是加大线上线下招聘会宣传力度,收集汇总岗位及时下发各县(市)、各乡镇,通过就业协理员宣传至各村各户。二是充分发挥浙江省对口支援和省内对口帮扶平台作用,鼓励引导州内群众外出务工、就业,探索建立同州外就业集中地民族工作联席互动机制。2021年9月27日,在康定情歌广场举办2021“浙江-四川”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组织浙江省、成都市等地35家薪资福利好、用工规范、岗位匹配度高的大中型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多个行业,本次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361人(其中脱贫人口56人),现场录用38人;全年通过招聘会、岗位推送等方式向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萧山市等地转移30名脱贫劳动力、103名农村劳动力到浙江省就业。全年线上、线下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82场次,运用“四川e就业”“甘孜公共招聘网”等线上平台累计推送岗位164800余个,促成7324人次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有组织的输送到企业1034人。三是开展劳务协作,与杭州市人社部门就双方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开展技能培训、支持就业创业载体建设、实施就业创业帮扶、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会谈,协调杭州15家用人单位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四川五月花技师、四川省甘孜卫生学校等5所院校对接洽谈,面对面交流,探讨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具体做法,现场签订合作协议7份。同时,在与成都等市合作的基础上,2021年11月1日与宜宾市人社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多方劳务协作,促进我州群众就业奠定了基础、扩充了平台。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通过外出务工实现脱贫奔康的好典型,大力讲解外出务工对致富增收的重大作用,转变群众就业观念,鼓励支持群众外出务工。
二、“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未严格落实整改情况
一是完善议事决策机制。经2020年第5次党组会议研究,2020年4月13日印发了《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实行)》。二是及时下达资金。严格执行州人社局党组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制度和《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及时研究就业资金使用分配工作。省财政厅、省人社厅2020年1月26日下达的2019年第二批资金6467万元就业创业补助资金,2月14日召开第2次党组会议研究制定分配方案报州财政局审核;7月15日下达的2020年度资金14980万元,7月22日召开第12次党组以会确定分配方案报州财政局审核。2021年1月15日下达的第一批3645万元,1月22日召开第1次党组会确定分配方案报州财政局审核;9月2日下达的第二批资金8600万元,9月10日召开第13次党组会议确定分配方案报州财政局审核。全面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发挥较好效益。
三、就业扶贫资金分配依据不充分整改情况
一是理塘县2019年分配额度超过大部分结余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地区,参照甘孜州人社局2019年提前下达就业创业补助资金预算指标分配表数据,其中理塘县2018年就业资金使用额为全州第四,虽然结余资金超过100万,但是资金使用额相比2018年各县(市)就业资金使用额的平均数上下临近的甘孜县高24%、德格县、色达县高14%,但分配额相比三县低20%,分配后资金量相比三县高3%-15%,故理塘县2018年资金分配额度超过大部分结余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地区。二是2019年4月24日省财政厅 人社厅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央和省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社〔2019〕38号)文件,要求遵照执行。根据巡察反馈意见,我局认真分析我州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根据各县市的面积、人口、劳动力等方面,结合历年来就业资金使用情况及效益、资金结余情况、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等,根据就业资金的总量和各县(市)的上年末滚存结余数、本年度资金需求数、目标任务数分别算出目标系数、需求系数、系数平均数,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对上年存在资金缺口或结余资金超过100万的县(市)分别给予一定的增加和减少,确保我州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合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促进我州就业局势稳定。
四、就业扶贫基地帮贫带贫作用发挥不充分整改情况
一是建立“回头看”制度,定期对评定的就业扶贫基地开展跟踪回访,每年对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进行回访督查,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基地管理。二是结合全省就业技能培训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的开展,5--8月份由5名副县级班子成员带队对认定的55家就业扶贫基地进行督导评估,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吸纳就业状况,督导其积极吸纳脱贫困难就业人员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三是今后评选认定过程中,将坚持注重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等企业和经济实体,引导实体企业积极吸纳脱贫人员稳岗就业,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工作作风不严谨整改情况
⠂ ⠂ (一)审核审批职能未严格落实整改情况。一是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政策学习2次,重温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0〕68号等职业培训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解和运用;二是针对全省人社系统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建立了《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约谈制度》《甘孜州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流程》等相关制度。三是对2019年江门-康定粤菜师傅培训班培训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回访参训学员、核实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照片,该培训班实际的培训时间为7月8日-18日,为期11天;通过核实培训补贴支付凭证(缺失的一人支付凭证已提供),实际支付32人的补贴(其中贫困户4人,每人每天50元,非贫困户28人,每人每天30元,共支付11440元)。要求承训机构-甘孜州康巴英才培训学校重新据实提供决算表,重新整理培训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书面说明。结合全州人社系统就业培训领域专项治理,对该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对其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要求该校负责人填写《整改承诺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四是制定《甘孜州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流程》,建立培训补贴资料清单,规范培训补贴归档资料,严格资料审核把关。
(二)培训成效弄虚作假整改情况。一是对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加强政策学习和落实,制定《甘孜州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流程》,建立培训补贴资料清单,规范培训补贴归档资料,严格资料审核把关;二是对承训机构-甘孜州康巴英才培训学校进行警示约谈,通报其本次巡察反馈的问题并要求进行解释和说明。结合全州人社系统就业培训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针对培训监管不严、培训资料不规范问题,紧盯开班申请、过程监管、补贴申领等关键环节,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体系,落实开班审核、学员实名制管理、补贴资金审核拨付制度,把培训过程细化规范为方案报批、信息核对、开班报批、开班典礼、随机检查、考核申报、结业考试、申报补贴、资料审核和补贴拨付11个步骤,明确每个步骤的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从制度机制上防范公职人员不规范作为、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三)资料档案不完整整改情况。一是对该期培训进行核查,经核实,11月1日学员到校报到,由于已签名报到注册,所以班主任也将其作为上课签到的依据,未让学员再重签上课签到表。11月8日和11月无签到表,已责令州民干校整改,无学员签到的原始资料,要求退回这两天的培训课时费(16课时*7元=112元)。二是针对监管不严问题,健全“县级随时抽查+乡镇蹲点+协理员跟班督促”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了监管力度。对正在开展的培训要求现场检查确认不少于5次,采取一日两签到和检查淘汰制,在检查确认中发现参训人员课时不足的直接取消申领补贴资格,杜绝代签代训等现象;要求培训机构全程录像培训过程,组织实施部门主动采取“日常抽查+随机抽查”“实地抽查+视频抽查”的方式,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六、资金管理不规范整改情况
(一)审核把关不到位整改情况。一是责成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于2020年7月9日对2017年州外事侨台办等10个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核实。经核实,2017年州外事侨台办等10个单位共154人符合条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但2017年经办人员未将补贴人员花名册存入财务档案,而是装订成册存入了业务档案。我局赓即整改,将补贴人员花名册复印件装入财务档案。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规范业务资料档案,做到材料齐全、归档合理,有据可查,不定期开展自查。三是进一步查漏补缺,严格按档案管理要求装订管理档案,确保资料完整。
(二)报销依据不充分整改情况。一是对理塘县唐卡绘画培训班、雅江县精准扶贫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班、康定市广东对口支援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进行了核查,经核实,单笔汽油发票1万元属该期间送培训下乡包车费,打印费2万元督促经办人补签字、完善手续;补齐了雅江县精准扶贫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康定市广东对口支援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发票。二是结合就业技能培训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督查,绵阳市天龙晟筑职业培训学校、雅安星耀职业培训学校、新龙县人社局进行了约谈,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三是我将严格执行培训机构“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完善职业能力建设科、州就业局、各县(市)人社局协调配合机制,落实培训机构负责人的主要责任,提升就业技能培训质效。四是加强对系统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财务水平,确保会计核算准确,资金管理规范,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三)违规调整人员工资整改情况。原州劳动训练中心是州人社局下属自收自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由州就业局代管,2019年机构改革时已撤销,经核实,该中心制定《甘孜州劳动技能训练中心工资调整方案》,增加临聘人员岗位工资500元和调整绩效工资时已报州就业局专题研究,但未报州人社局。为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一是2018年第九次党组会研究,2018年10月2日印发了《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修订)》。二是2019年机构改革撤销原州劳动技能训练中心时,专门成立资产核实组,对该中心资产进行核算并上缴州财政局140万元。三是今后将严格督导下属事业局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制度,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七、个别就业培训资料涉嫌造假整改情况
一是派出工作组,会同海管局,全面核查2017年海螺沟旅游服务培训班学员培训情况,对王金鸳、王华琴、刘成惠、王琴等学员进行了入户走访和电话回访(部分人员不在家中,通过当地乡镇干部电话联系)。经核实,甘孜州康巴英才学校执行考勤制度不严,每天固定培训签到时间,由参训人员签字进行考勤确认(为培训资料中的培训签到册)。培训机构向每名参训人员发放40元/天的补贴以提高参训人员积极性,每天抽查不少于3次以保证培训质量,并把考勤抽查情况(未体现在培训资料中)作为发放补贴的依据。抽查时王华琴、刘成惠、王琴因迟到、开家长会等原因暂时不在培训地被扣减了相应补贴,但出勤率达到了60%,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全额兑现培训补贴。二是结合人社系统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的开展,对承训机构-甘孜州康巴英才培训学校进行警示约谈,对该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在全州系统内容通报,并对其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该校负责人填写《整改承诺书》,按时完成整改。三是制定《甘孜州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流程》,目前全州开展培训按要求进行影像记录,待全省职业培训监管平台正式运行后,对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实时监控,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求随机提供影像资料。具备条件的县市,已实行协理员跟班督导。四是规范考勤制度,目前具备条件的县(市)已实行指纹打卡或人脸识别考勤,对不按要求进行培训管理、修改培训考勤记录的将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五是建立培训补贴资料目录清单,全州统一培训补贴资料归档。六是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八、制度机制不健全整改情况
一是出台了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管理、警示约谈等相关制度,依托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培训实名制管理,实时录入培训信息,强化培训前、中、后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二是加强对各县(市)人社局的督促指导。全州召开工作部署会1次、推进会2次,安排部署就业技能培训相关工作;派出5个督导组对全州18个县(市)和海管局全覆盖督导2次,结合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按月收集报送各县(市)培训工作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督促各县(市)及时整改,各类问题整改率达100%。
联系方式:电话:2835259;邮政地址:康定市炉城镇南郊木雅路一段308号;电子邮箱:297343226@qq.com。
中共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
2022年1月25日